新动态
推荐阅读
太田痣吧
时间:2018年02月10日
太田痣吧?太田痣的概念大家可能不太清楚,但相信大家都知道《水浒传》,里面的梁山好汉各有特点,而'青面兽'杨志就是着名的水泊英雄之一,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小半张'青面'成为了这位人物的标志性特征。事实上,大家可能从未想到过,杨志面部长有的正是太田痣,也就是俗称的青胎记。那太田痣吧呢?由上海虹桥医院医生详细介绍:
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、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,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、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,好发于有色人种,如东方人及黑人。女性多见。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,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61.35%。
太田痣为发生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的蓝灰色的胎记,又称为眼上颚部褐青色痣。临床表现于单侧面部的上下眼睑,颧部,颞部,偶尔也有双侧的太田痣,但是较少见。很多患者都有同侧巩膜的受累,颜色可以是褐色,灰色,青色或者黑色,呈斑状,网状或者比较均匀。有50%的患者生后即出现,也有一半的患者在10岁左右才出现。上海虹桥医院的医生介绍,这种疾病不能自然消失,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面积可能增大,到青春期后基本稳定。
可能与遗传有关,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,在胚胎发育期间,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,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、真皮交界,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。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,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。
太田痣吧?以上就是胎记医生给我们的介绍,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太田痣,做好疾病的预防。上海虹桥医院的医生介绍,太田痣不仅仅是人身上的一个特征,可能也是疾病的特征,越早治疗对身体的危害也就越小。色泽淡而且范围小的患者,可以使用液氮冷冻、化学脱落等。色泽深而且范围广的患者则可以试用激光治疗。